關于景觀設計申請,有幾個針對性很強的問題,相信大家其實都有或多或少的困惑,今天就讓劉老師幫大家撥開迷霧看一看景觀設計的本質吧。
景觀設計一直是一個熱門的留學專業(yè),指的是風景與園林的規(guī)劃設計,要素包括自然景觀要素和人工景觀要素。 與規(guī)劃,生態(tài),地理等多種學科交叉融合,在不同的學科中具有不同的意義。景觀設計主要服務于:城市景觀設計(城市廣場、商業(yè)街、辦公環(huán)境等)、居住區(qū)景觀設計、城市公園規(guī)劃與設計、濱水綠地規(guī)劃設計、旅游度假區(qū)與風景區(qū)規(guī)劃設計等。
關于景觀設計申請,有幾個針對性很強的問題,相信大家其實都有或多或少的困惑,今天就讓劉老師幫大家撥開迷霧看一看景觀設計的本質吧。
求老師推薦景觀設計學生可以逛的素材案例網(wǎng)站、可以有參考價值的書籍等等?
景觀的學習離不開有價值的參考案例和設計思想。作為拓展思維,常見的網(wǎng)站比如大家所熟知的pinterest(推薦大家每天看20張)。一些成熟景觀項目的集合網(wǎng)站比如 landzine ,goooood,mooool等,通過這樣的網(wǎng)站大家可以找到自己比較感興趣的項目和方向,從而進一步搜索該事務所的網(wǎng)站和項目,一些大型的事務所可能會出版一些能夠表達他們設計思想的書籍(比如BIG 的 Yes is More),當然還有一些比較概念化的書籍,空間秩序,形式的起源等等書籍,也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推薦。
至于素材,強烈推薦大家可以去拍攝自己感興趣的東西,然后通過ps變成你的素材,無論是水彩紋理,還是植物和鋪裝,這是一個最能體現(xiàn)個人特點的表達方式。
分享一下我的部分知識儲備,大家可以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書籍,可以來找我!
作品集中的制圖怎么才能顯得高級一些,有逼格一些,不那么土!救救孩子吧!老師
其實制圖這個詞翻譯過來是一個過程,叫把概念轉譯為可視化表達,因此衡量一張圖好壞的標準也應該分為好幾個層級:其一,有沒有概念,其二,有沒有表達清楚,其三,怎么表達。我覺得童鞋們應該從這三個方面去分析一下自己的作品。
土味出圖其實也是反應在上述的三個層面之中的問題,比如這個項目在概念上就不是特別深刻,表達的信息也相對比較簡單,再加上表達方式缺少自己個人的特色,和大眾的畢業(yè)設計一樣,那這樣的制圖肯定會給人一種土味的感覺。
劉老師,如何在景觀設計的前期思考設計概念的問題?
設計概念和設計形式是所有的空間類同學最頭疼的問題。首先作為學習景觀設計的同學,要先了解景觀設計不是只有公園和植物。除去室內和建筑的內部空間之外,所有的外部空間都是景觀設計的范圍。
其次,在學生階段一個好的設計概念并不是考慮他如何建造出來的,而是如何帶給這個場地不一樣的潛力??梢詮脑O計方法的角度,也可以從場地屬性的角度,把自己的思考融入到設計之中。
想出國學景觀設計,但是想了解一下英美澳洲和歐洲國家該專業(yè)的不同傾向性,和老師更建議去哪個國家學更好。
其實這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。首先還是建議大家根據(jù)自身的經(jīng)濟條件和興趣進行考慮。從專業(yè)性講,歐洲的國家可能比較側重于概念設計,相對比較大膽。美國的景觀設計相對落地性會高一點(也都是相對而言,不同學校的不同老師存在明顯差別),澳洲的學校介于兩者之間。
我認為沒有所謂的絕對最好國家或是最好學校,一切都要根據(jù)自身的條件進行選擇。把自己的對設計的理解投射到大家的作品集上,相信一定會有一個豐厚的回報。
老師看這里,大三學生,最近對景觀有點迷茫,很難找到一個理想的切入點進行設計,總覺得自己有好多地方都想不到,或者是條件有好多限制了想法,做每個方案都千篇一律的。想問問老師到底要如何培養(yǎng)自己的景觀設計思維,或者說如何想方案更像一個景觀設計學生。
首先,先恭喜你,迷茫的狀態(tài)是正常的,可能不只是大三,到你工作初期的狀態(tài)可能都會是迷茫的。但迷茫意味著年輕,也意味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,正因為在設計上沒有找到的自己是誰,才會疑惑,而這是一個設計師一輩子需要干的事情。
咳咳,扯的有點遠了,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多積累,相比于其他職業(yè),設計師沒有所謂的上班下班,任何時候都是身體對空間的記憶,我們需要做的是把這種空間感受通過設計調動出來。第二,需要大量的知識積累,需要了解景觀設計的發(fā)展,當前的景觀先鋒的熱點問題,還有最重要的第三點,你對空間的思考,找到你真正感興趣的,并愿意為之研究和探索的內容。
當然了,最有效的培養(yǎng)景觀設計思維的方式,當然是加入我們acg景觀工作室這個大家庭了。